水本无华,相荡成涟漪;
石本无火,相击发灵光。
凝而聚力,深研以致远。
行而不辍,风长至万里。
为了保持笃定的探索态度,发现教育的无限可能,让教师能够持续增值自己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实践智慧,以更好地满足学生不断更新迭代的学习需求,从而为学生带来更具意义和深度的教育。晟德学校小学部围绕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重塑教师专业责任和教学行为,开展了历时两个月的中青年教师赛教评教和课堂展示活动。
灼灼荷花 娉婷出水中
第一轮研课磨课,各教研团队多角度对比分析、寻找课堂弱点,探寻改进策略,促进精准教学反思、精准教学帮扶和精准教学指导,全方位审视课堂,针对课堂问题进行讨论和重构。

不枝不蔓 清影映云霞
第二轮研课磨课,教研团队从教学预设度,学生达成度、师生互动度和学生专注度等各个维度,发现课堂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观课研讨、教学反思、教学问题改进,推进教学研究走向深度,让授课教师教有所依,思有所悟,课有所进。

满池清涟 水中舞碧玉
经过一个多月对课堂的观察、分析和多次诊断、研磨,英语组、五年级数学组和二年级、四年级语文组五位老师的课在青年教师课堂展示活动中展示。
黄紫怡《坐井观天》
黄紫怡老师执教的《坐井观天》结合小学生的生活实际,精心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其中,在玩中学习,在体验中学习,从而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与记忆。

李倩《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李倩老师执教《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第二课时,引导学生从读通课文到体会“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原因,通过“读悟”再表达“我为什么而读书”的志向。整个教学设计和课堂呈现,思路清晰,看似寻常,实则巧妙,体现了素养为先、以生为本,学为中心的理念。

文杰《植树问题》
文杰老师执教的《植树问题》一课,以“手”导入新课,让学生清晰手指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在理解间隔数与棵数之间规律的基础上解决简单的植树问题并应用规律来解决问题的能力,渗透了化繁为简、一一对应和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郭紫英《Can I have a pet?》
郭紫英老师执教的《Can I have a pet?》一课,课堂气氛活跃,拆红包分小组竞争这一环节更是把课堂气氛拉满。设置真实情景,让学生在宠物店这一情景中循序渐进,一步一步感受新词、新句,新文章。通过复述、角色扮演等升华到当下热点问题,环环相扣,节奏紧凑。

陈琦老师《I like noodles.》
陈琦老师执教的《I like noodles.》一课,以素养目标为导向,通过情景让孩子们初步感知食物单词。整堂课教学设计丰富多彩,训练方式多样,注重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游戏、小组合作贯穿整个课堂,让学生能在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参与、融入课堂,明确的表达自己的喜好并懂得不浪费粮食的道理。

参差含翠,开过尚盈盈
“知他山之高,思己水之浅”。评课是智慧与智慧的碰撞,是灵感与灵感的交融,是思想与行动的对话。评课老师从教学设计到课程理念,从老师的专业素养到上课风格,从课程内容到授课方式,既肯定了授课教师的闪光点,又指出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在听、说、评、议中实现教研同行,共生共长。

花深迷人 心开获清赏
开放的课堂激活了学生的多样化表达,引领孩子们通过合作、交流、探究达成共识,从而在学会思考、学会思辨、学会学习的同时提高综合核心素养。
田田初出水,菡萏冉冉香。
芙蕖出绿波,精彩耀课堂。
自信而开放,强素养关怀。
深刻与融合,重儿童立场。